论语中的成语及原文(68句优质文案)

论语中的成语及原文

1、(出自)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” 

2、(解释):信:守信用;果:果断,坚决。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

3、(出自)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
4、(出自)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。” 

5、(解释):恭:恭敬;礼:礼节。恭敬又有礼节。

6、(出自)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是故恶夫佞者”宋·朱熹集注:“子路之言,非其本意,但理屈词穷,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。”

7、(解释)舍:放弃。不放弃白天和黑夜。比喻夜以继日。

8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。”

9、俗话说:一日之计在于晨,其实,一日之计更在于昨天晚上,在于昨天晚上,我有没有反省自己,总结自己的得失,以利于今天做得更好。这就是“一日三省”的意义。胡三省,宋元之际的史学家,《资治通鉴音注》的作者,陈省身,美籍华裔数学大师,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,他们的名字就出自这里。

10、(出自)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。”  

11、(解释):穿着轻暖的皮袄,骑着肥壮的好马。形容生活阔绰。

12、(出自):《论语-颜渊》:“商闻之矣,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”

13、(解释):德:恩惠。怨:仇恨。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给他好处。

14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后生可畏”宋·朱熹注:“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,足以积学而有待,其势可畏。

15、(出自)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’”

16、(出自)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17、(解释):敏:奋勉,慎:小心。办事勤勉,说话谨慎。

18、(解释):沽:卖。等有好价钱才卖。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。

19、解释:不惑: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。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。

20、(解释)指人不得好死。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。 

21、(出自)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”

22、(出自)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23、(解释)走着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谋划。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

24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业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 

25、(解释):虑:考虑;忧:忧愁。人没有长远的考虑,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。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,周密的考虑。

26、(解释):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,也指斥责异端。

27、(出自)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”

28、(出自)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”

29、(出自)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 

30、(出自)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 

31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
32、(解释):任:负担;道:路途。已:停止。担子很重,路很远,责任重大,经历长期的奋斗,死了以后才肯罢手。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。

33、(解释)终日,整天。整天吃饱饭,什么事也不关心。

34、(解释)成:成全;仁:仁爱,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

35、(解释):北辰:北极星;拱:环绕。北极星高悬不动,群星四面环绕。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,天下便会归附。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。

36、(解释):敏:奋勉,慎:小心。办事勤勉,说话谨慎。

37、释义:人没有长远的考虑,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,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,周密的考虑。

38、释义: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,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?意思是绝不能容忍。

39、(出自)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
40、(解释):屏气:抑制呼吸;凝神:聚精会神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,违心一致。

41、(出自)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赤之适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。” 

42、(解释):虑:考虑;忧:忧愁。人没有长远的考虑,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。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,周密的考虑。

43、释义: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,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,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

44、(解释):文:文采;质:实质;彬彬:形容配合适当。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,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。

45、(出自)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 

46、(出自)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 

47、释义: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,应该出仕为官,有所作为,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。

48、(出自)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49、(解释):指人不得好死。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。 

50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
51、(解释)谋:商量,计义。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,不互相商量。

52、(解释)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 

53、(出自)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 

54、(出自)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 

55、(解释):成仁:杀身以成仁德;取义: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。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56、释义:必然不能得止,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,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

57、(解释):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,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,也指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

58、(出自)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曰:‘刚、毅、木、讷,近仁。’” 

59、释义:鸣鼓而攻(之):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。群起而攻之:大家都起来攻击它,反对它。

60、(出自)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” 

61、(出自)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。”

62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沽之哉!沽之哉!,我待贾者也。”  

63、释义: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;下级一律绝对服从。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。

64、(出自)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’曾子曰:‘唯。’子出,门人问曰:‘何谓也?’曾子曰:‘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’” 

65、(解释):三复:多次反复;斯言:这句话。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

66、(出自):《论语·子路》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利。” 

67、(出自)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 

该文章由作者:【admin】发布,本站仅提供存储、如有版权、错误、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,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,谢谢!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